服務熱線
400-628-1989服務熱線
400-628-1989各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關于2018年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部署,我局采取“雙隨機”“回頭看”等方式,綜合分析抽檢、不良反應監測等風險信號,制定了《2018年度藥品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對18家風險較高的企業和22家“雙隨機”抽取的企業開展飛行檢查、跟蹤檢查和專項檢查。現將上半年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檢查基本情況
2018年上半年共完成監督檢查藥品生產企業22家(24家次),涉及呼和浩特、呼倫貝爾、赤峰、烏蘭察布等9個盟市,其中跟蹤檢查13家,飛行檢查9家次,專項檢查2家。通過檢查,收回GMP證書1張,收回出口歐盟原料藥證明書1張,約談藥品生產企業1家;責令企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并上報整改報告;要求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做好監督整改工作,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督促落實藥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確保藥品質量安全。
二、發現的主要問題
檢查共發現藥品GMP缺陷250項,在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方面發現缺陷項目**多,共58項,占全部缺陷的23.2%。缺陷**多的條款是第223條(藥品檢驗)和第27條(培訓),其次是第175條(批生產記錄)。整體上看,我區藥品生產企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機構與人員、文件管理、物料與產品、設備、廠房與設施、生產管理、中藥飲片附錄、中藥制劑附錄、計算機化系統附錄、取樣附錄等,上述幾個方面的缺陷占全部缺陷的90.8%,其中前七項占比78.8%。
(一)普通制劑類生產企業檢查情況。
1.檢查中藥制劑生產企業13家,檢查缺陷主要集中在文件管理、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機構與人員、計算機化系統附錄等方面。常見的問題包括:
(1)部分品種工藝規程內容不完整,缺少某些操作或關鍵控制參數的描述或描述不清晰,關鍵工序未設置物料平衡及限度;部分工序未嚴格按照工藝規程生產;批生產記錄信息不全,可追溯性差;尾料處理不符合規定;生產設備清場不徹底。
(2)藥品取樣和檢驗操作不符合要求;批檢驗記錄內容不完整,檢驗用對照品、標準品和菌種管理不規范。
(3)變更實施記錄不完整,部分變更未按照要求啟動變更程序;部分偏差未進行調查或調查不充分,對發生的部分偏差、自檢和外部檢查結果等未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供應商審計工作不完善;質量回顧分析報告內容不全,未采用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回顧內容未涵蓋產品關鍵信息。
(4)部分人員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及附錄等有關要求理解不到位,部分操作工對企業制定的各類管理文件和SOP培訓效果較差,不能熟知本崗位的操作要求。
(5)計算機化系統權限設置不合理,審計追蹤功能不完善,電子數據管理不到位。
2.檢查化學藥品制劑生產企業3家(其中1家同時生產普通中藥制劑),檢查缺陷主要集中在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生產管理、機構與人員等方面。常見的問題包括:
(1)企業對員工進行的計算機化系統附錄及數據可靠性方面的培訓不到位,培訓計劃和培訓方案針對性不強。
(2)檢驗記錄不規范,數據可追溯性差,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膠囊批檢驗記錄溶出度液相圖譜無批號信息,儀器使用記錄內容不全,批號不可追溯;尼群地平片有關物質項下雜質和對照品主峰分離度不符合要求;微生物檢驗項目中無培養溫度、培養時間、菌種編號等信息;部分對照品、培養基未按照規定條件儲存。
(3)產品質量回顧分析報告未采用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趨勢圖無警戒線、糾偏線,不能對產品質量進行有效回顧。
(4)固體制劑尾料處理不符合規定;設備清場不徹底。
(二)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檢查情況。
檢查中藥飲片生產企業4家,檢查缺陷主要集中在物料與產品、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機構與人員、文件管理、生產管理等方面。常見問題包括:
1.內蒙古啟明中藥飲片有限公司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購進的紅花無原料臺賬,無批生產記錄和銷售記錄,熟地黃(批號:16081901)批投料量與所用設備生產能力不符。
2.物料與產品管理不規范,同一品種不同批次的飲片堆放在同一貨位,未分開放置;要求陰涼儲存的飲片未按要求放置在陰涼庫,部分已發生霉變;企業輔料庫、包材庫無臺賬記錄,原輔料無物料標識。
3.質量部人員偏少,不能滿足生產與檢驗要求;藥品檢驗操作不規范;部分藥材未進行全檢;使用液相色譜儀進行含量測定時,未按《中國藥典》要求進行雙針進樣,每份樣品只進一針;水分、灰分檢驗未按要求做平行樣;電子天平儀器使用記錄與成品檢驗記錄不符,記錄中有涂改痕跡且未簽字,儀器使用記錄未登記檢品批號;實驗室易制毒試劑未按規定雙人雙鎖管理。
4.企業對員工進行的計算機化系統附錄及數據完整性等方面的培訓不到位,致使編制的文件存在欠缺。
5.工藝規程內容不完整,未規定中藥材投料量、成品收率限度范圍和關鍵工序物料平衡參數;部分飲片未嚴格按照工藝規程要求炮制;批生產記錄中各工序未記錄操作起止時間,浸潤時間與規定時間不符。
(三)無菌制劑生產企業檢查情況。
檢查無菌制劑生產企業2家,檢查缺陷主要集中在文件管理、無菌藥品附錄、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等方面。常見問題包括:
1.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工藝規程內容不完整,缺少內包材供應商目錄,工藝流程圖缺少關鍵工序參數等內容;門冬氨酸鉀注射液工藝規程批量描述不符合規定。
2.留樣儲存間溫度超過規定要求,企業未及時進行偏差調查;供應商審計不嚴,與部分原料供應商簽訂的質量協議已過期;產品質量回顧分析未對OOS情況進行回顧,未采用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
3.未對藥品不良反應進行評價、調查和處理。
(四)原料藥生產企業檢查情況。
檢查原料藥生產企業(其中1家同時生產普通化學藥品制劑)2家,檢查缺陷主要集中在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等方面。常見問題包括:
1.批生產記錄信息不完整,存在記錄不規范、不及時等情況;阿莫西林無養晶操作溫度監測數據,磨粉工序中篩出的“大?!蔽从涗洈盗考叭ハ?;生產現場無上一批次生產結束后清場合格標識;料倉清洗記錄未及時填寫清洗結果和檢測人。
2.灰黃霉素紅外檢測只做樣品圖譜,沒有按標準要求做對照品圖譜。
3.未及時完成2017年度產品質量回顧分析。
特此通報。
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8年8月8日
信息來源: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